本報記者 高豔坤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議題,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具體內容之一。梳理2024年關於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建議提案,從創新服務模式到提升服務質量,從完善考核體係到增強居民信任,從擴大簽約覆蓋麵到完善家庭醫生製度,代表、委員們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前瞻性的建議。對此,各地積極響應,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持續優化升級。青海省西寧市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黃醫生有個心願
黃延英是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虎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家庭醫生。長期以來,她懷揣一個心願——簽約居民有任何健康問題,都能在她的幫助下得到妥善解決。近些年來,這個心願逐步從憧憬變為現實。
不久前,黃延英的簽約對象——10歲的小帥因患支氣管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治療。然而,經過幾次用藥,效果並不理想。要是在以往,黃延英或許會讓家長帶著孩子另尋其他醫生。但這一次,她聯係了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的兒科專家。專家調整治療方案後,小帥很快康複了。
身為家庭醫生,黃延英過去有著諸多無奈。醫學知識更新快,診療技術日新月異,她很難做到及時、全麵地掌握,導致難以識別一些病症,尤其是麵對複雜病症時難以給出有效治療方案。此外,黃延英缺少幫助患者的其他渠道。這些導致居民對她的信任度一度有所下滑。
後來,黃延英的境遇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上級醫院的專家到社區坐診,在給她帶來寶貴學習機會的同時,也為她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支持。在專家們的悉心指導下,黃延英的專業能力穩步提升。遇到難題,她也能借助下沉專家的力量,將患者轉診到上級醫院。
“家庭醫生能為居民解決的健康問題多了,居民對家庭醫生的認可度也提高了。”黃延英的話語中流露出喜悅。黃延英告訴記者,在虎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的轄區內,老年人、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群,以及其他常住居民的簽約積極性都提高了,總體簽約率約96%。
專科醫生“入列”
家庭醫生為居民解決健康問題的本領越來越強,主要得益於西寧市近年來大力推行的家庭醫生“3﹢1﹢N”簽約服務模式。
西寧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鴻東說,西部地區在人才競爭中處於劣勢,為解決全科醫生數量不足、簽約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西寧市將二、三級醫院的專科醫生和專家引入家庭醫生團隊。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專業性,更在滿足居民多樣化、差異化需求方麵邁出了一大步。
具體來講,“3”是指一個家庭醫生團隊有全科醫生、公衛醫生和護士;“1”是指根據居民需求動態調配專科醫生或綜合臨床專家,通常由二、三級醫院選派;“N”是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配置其他醫療資源,如中藏醫師、康複醫師、保健醫師、健康管理師等。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周玲是這一模式的積極參與者。每周四下午,她都會準時到虎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為轄區內的患兒診治疾病,並培訓帶教家庭醫生。
就兒科醫療服務而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優勢,也有不足。周玲分析,家庭醫生團隊對孩子們的健康檔案管理十分到位,能夠全麵掌握孩子的基本情況和家庭狀況,有助於為孩子提供個性化、連續性的健康服務。然而,家庭醫生接觸的病種有限,麵對複雜病例時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設備支持,搶救能力較為欠缺。“我們的使命就是將優質醫療服務帶到社區,補上社區家庭醫生的短板。”周玲說。
3歲的涵涵是“3﹢1﹢N”簽約服務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不久前,涵涵持續高燒不退,心急如焚的家長將他送到虎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周玲與社區家庭醫生為涵涵進行了詳細檢查。涵涵雙眼通紅,結膜充血,舌頭紅得像楊梅。社區家庭醫生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周玲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判斷,孩子發燒並非因為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極有可能是川崎病所致,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瘤等嚴重並發症。
鑒於社區缺乏治療條件,周玲迅速聯係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為涵涵開通“綠色通道”。隨後,涵涵在醫院確診,並得到了及時、規範的治療。周玲說:“加入家庭醫生團隊,讓我與患者的距離更近了,作為醫者的價值也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基層醫務人員的認可、患兒家長的信任,都讓她深感欣慰。
李鴻東介紹,截至目前,西寧市共組建家庭醫生團隊821個,其中“3﹢1﹢N”家庭醫生團隊605個,二級以上醫院的216名醫生加入家庭醫生團隊,推動實現家庭醫生簽約和履約服務質效的雙提升。目前,西寧市常住居民簽約人數達172.59萬人,簽約率為69.5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
“網格化”助力
西寧市的家庭醫生簽約率高,也與該市近年來大力推行的網格化管理密切相關。李鴻東表示,借助網格化管理這一有力工具,基層醫療服務中令人頭疼的“最後一公裏”轉變為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的“最初一公裏”。
“網格化管理幫助家庭醫生更深入地融入社區,走進居民生活。”黃延英介紹,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明確、固定的服務區域,大家不再被動等待患者上門,而是主動深入社區,將服務範圍拓展到疾病預防、康複、婦幼保健等領域。
近幾年,西寧市依托網格化管理,連續開展“七進四送”活動。家庭醫生團隊積極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寺院,為居民送一場健康知識宣教、送一份家庭醫生簽約協議、送一套健康保健操、送一次健康管理谘詢服務,巧妙利用各類重要節點,開展豐富多彩、老少皆宜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活動。
“這些活動既增強了居民的健康意識,又宣傳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受居民喜愛。”黃延英說,活動每到一處都能吸引眾多居民與家庭醫生簽約。
在網格化管理模式下,家庭醫生團隊與居委會等社區力量的聯係更加緊密。居委會對社區居民的情況了如指掌,為家庭醫生團隊開展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黃延英舉例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隨訪工作。過去,在她負責的小區裏,有一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總是聯係不上。如今,家庭醫生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上門,開展患者健康管理工作順利多了。
西寧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優化升級。黃延英說:“群眾有期待,基層有需求,我們就有精進業務的動力。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期待代表委員們繼續關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