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牛煜輝 通訊員 黃警
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深知自己不僅是一名治病救人的醫者,還要成為患兒及其家屬的傾聽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他們不僅要以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服務患者,還應通過貼心的關懷和細致入微的溝通,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溫暖的就醫體驗。多年來,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始終堅持用愛心、耐心和專業精神,為每一個孩子搭建堅實的健康屏障。
真正的治愈不隻在於醫療手段
劉匯團是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複科的資深專家,有著15年的臨床經驗。在他看來,一名合格的兒童康複科醫生,不僅要具備精湛的醫療技藝,更要有細膩的心思,察覺患兒及家長細微的心理波動。
一天上午,一位滿麵愁容的父親牽著他5歲的兒子踏入診室。這位父親說,孩子在幼兒園總是一個人默默蜷縮在角落,不願與人交流。想到兒子在幼兒園孤寂的身影,自己滿心難過和擔憂。
劉匯團一邊仔細傾聽,一邊思考問題所在。交談過程中,孩子用一隻手牽起穿線玩具,將它懸在半空中,轉頭問道:“爸爸,你猜一會兒他會掉在地上嗎?”孩子的父親此刻滿臉疲憊,對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並沒有太在意,隨口說:“如果你下麵不用手接著,玩具一定會掉到地上;但如果你下麵用手接著,玩具就不會掉到地上。”“哦。”孩子聽後,隻是淡淡回應一聲,隨即陷入沉默。
目睹此景,劉匯團心中有了計劃。在兒童康複科,一直灌輸的理念是,真正的治愈,往往不在於繁複的醫療手段,而在於那份用心去理解、去貼近孩子心靈的細膩關懷。“要讓患兒父親明白,愛與理解才是連接心與心最堅實的橋梁。”劉匯團說。
劉匯團對患兒父親說:“你的回答固然準確,但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渴望的是父母能以童真的眼光共赴想象的盛宴。比如像‘也許玩具會魔法般飛起呢’這樣的回答,不僅能點燃孩子的好奇心,更能成為親子間情感交流的橋梁。家長應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奇思妙想,以言語或行動與孩子的情感產生共鳴,避免任何形式的打斷或輕視,尊重並珍視孩子的每一份感受。”
劉匯團向孩子的父親建議,日常生活中,不妨嚐試創造更多親子時光,通過角色扮演等遊戲,讓孩子在無憂無慮的氛圍中自由表達。
兩個月後,這對父子再次踏入診室,父親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他興奮地告訴劉匯團,孩子的變化令人欣喜,不僅開始主動與同學交流,甚至還會邀請夥伴一同遊戲。
用情感力量化解心理風險
近期,兒童康複科診區十分繁忙。科主任郭嵐敏迎來了一對特別的母子——一位7歲的孤獨症男孩和他的母親。
這位母親的眼中盡顯疲憊與焦慮,過去3年,他們輾轉多家醫院問診,但孩子的狀況並未有實質性的改善。更令人揪心的是,孩子近期開始頻繁地自言自語,甚至談及“死亡”這一沉重話題,讓全家人的心裏都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聽完患兒母親的傾訴,郭嵐敏對男孩進行了細致的醫學評估,結合藥物調節與針灸療法,製定了一套治療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治療方案,每月藥費僅需6.6元,大大緩解了患兒家庭的經濟壓力。此外,郭嵐敏還向患兒母親強調了家庭情感支持的力量,用愛與陪伴去溫暖孩子孤獨的心靈。
近年來,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大力宣傳孤獨症譜係障礙的早期預警征,采用中西醫結合、醫教結合的特色診療模式,開展嬰幼兒超早期、兒童期、青少年期全周期的孤獨症篩查幹預工作。在治療孤獨症患兒的同時,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還啟動了關懷患兒家屬的“星光療法”,通過抓好日常隨訪、開展家長課堂培訓等,發揮監測、引導、康複教育的作用,為家長提供情緒宣泄場所、情感支持力量,及時緩解情緒問題、化解心理風險。
一個月後,當這對母子再次踏入診室,母親激動地向醫生分享著孩子的變化,孩子那些曾經令人擔憂的自言自語在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笑容和與外界的互動。
緩解家長焦慮也是幫助患兒
劉匯團曾接診過一位僅兩個月大的寶寶,這位腦損傷高危兒被母親送來接受康複治療,父親則因為工作原因未能陪同。患兒母親的焦慮溢於言表,她的眼淚不停在眼眶中打轉,不斷地向醫生詢問:“我的孩子將來會不會麵臨腦癱的風險?他還能像其他孩子那樣自由行走嗎?”
通過交談,劉匯團了解到這位年輕的媽媽頻繁地通過短視頻平台搜索腦顱損傷相關信息。那些為了吸引觀眾而刻意誇大甚至失實的視頻內容,如同一個個無形的旋渦,不斷地將這位媽媽卷入更深的憂慮之中。劉匯團表示,更糟糕的是,智能算法總能精準地捕捉到患兒母親的“偏好”,源源不斷地向她推送類似的內容,讓這位母親本就焦慮不安的心情更加難以平複。
在日常團隊培訓中,劉匯團常常向科室成員強調,引導家長接觸真正科學、可靠的醫療信息,同樣是醫生的重要使命之一,孩子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支持,康複效果就無從談起。
劉匯團用專業知識解答疑惑,幫助患兒母親認識到短視頻平台上信息的局限性,鼓勵她與專業醫療團隊進行麵對麵谘詢和評估。“我理解您的擔憂,但現在的醫學和康複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孩子目前年齡尚小,大腦發育還有很好的可塑性。我們早期介入,積極康複,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轉。”隨著談話的深入,患兒母親愁眉漸舒。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醫院追求的不僅僅是對疾病的精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更是憑借深入的交流、真誠的關懷以及個性化的診療方案,為無數兒童及其家庭送去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