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1323","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甘肅:推動鄉村衛生高質量發展","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3-06 13:52:21","condition":"來源:健康報","thumb": ""}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處副處長 孟彥●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2.45%。●全省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5.68%。●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能開展10項中醫適宜技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已招錄1.12萬人。●實...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處副處長 孟彥

  ●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2.45%。  

  ●全省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5.68%。  

  ●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能開展10項中醫適宜技術。

  ●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已招錄1.12萬人。  

  ●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信息“一鍵錄”,為基層減負。

  近年來,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優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通過一係列創新舉措,紮實推動“健康甘肅”建設,切實築牢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網底,著力推動全省鄉村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著力創新優化

  全麵推動健康入萬策。實施“十大工程30項行動”,推動“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努力使群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7個市(州)開展健康影響評估製度建設試點,“金昌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開展健康教育處方電子化推廣應用,建成健康促進醫院150家、健康學校136所。基層合格急救師資達3430名,公共場所急救技能培訓覆蓋84.26萬人次。2024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2.45%,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推動鄉村醫療衛生資源均衡發展。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係健康發展的若幹措施》,形成多部門協作配合、齊抓共管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係健康發展工作格局。實現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全覆蓋,所有村衛生室均實現“一站式”醫保結算,村級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得到不斷強化。

  全麵推行基層首診製度。印發《關於全麵推進基層首診製度落實的指導意見》,著力構建分級診療和就醫新格局,有力有序推動專家、基金、患者“三下沉”,逐步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率、住院率、滿意度“三提升”。2019年以來,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遞增432.5萬人次。

著力惠及民生

  統籌優化縣域醫療資源布局。圍繞“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目標,優化整合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打造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全省86個縣(市、區)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31個,縣級醫院派駐中級職稱及以上醫師2022人、建立巡診小分隊2578個,實現了派駐人員鄉村兩級全覆蓋。構建覆蓋“老、中、青、幼”全生命周期的“防、篩、診、治、康”全鏈條健康服務保障體係,開展體衛融合促健康行動和體重管理年活動,建立全民健康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機製。

  增強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吸引力。全力打造以城市三級醫院支援縣級醫院、縣級以上醫院長期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以“組團式”幫扶、萬名醫護下基層、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為輔的多維度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模式,加快形成“以城帶鄉、以鄉帶村”的幫扶機製。

  推進便民惠民措施落地,提升群眾滿意度。圍繞完善機構布局、改善服務體驗、提升服務能力、提高簽約服務感受、做好健康管理、優化就醫付費結算等6個維度製定15條舉措,持續保障群眾在基層獲取衛生健康服務的便捷性。2024年,全省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5.68%,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家長、高血壓及2型糖尿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服務滿意度均提高到90%以上,居民健康服務獲得感不斷增強。

著力提升內涵

  加強設備配備。不斷加大鄉鎮衛生院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彩超和DR(數字成像)機等設備配備力度,推動與縣域心電、影像等醫學中心互聯互通,逐步實現“鄉檢查、縣診斷、鄉治療”的診療模式,推進縣鄉醫療質量同質化。目前,全省鄉鎮衛生院與縣域心電中心、影像中心、檢驗中心聯通使用率分別為99.3%、91.9%、98.6%。

  改善基礎條件。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標提升。目前,全省有151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能力建設基本標準、335家達到推薦標準、105家建成社區醫院,750家鄉鎮衛生院開設特色科室。

  發揮中醫優勢。大力開展中醫強基層行動,支持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中醫館,其中32.2%完成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的比例達9.42%,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能開展10項中醫適宜技術,98.42%的村衛生室能開展6項中醫適宜技術。

著力提質擴容

  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招引力度。采取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注冊一批、麵向社會招聘一批、縣域內調劑一批、鄉鎮衛生院派駐一批的“四個一批”措施,共配備合格村醫1.79萬名。從2020年開始,每年召開衛生人才專場招聘會,重點對基層醫療衛生崗位進行推介和對接。2020年以來,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共引進各類人才2.51萬餘名。

  重視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儲備培養。從2010年開始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逐年擴大招生名額,目前已招錄1.12萬人、畢業4771人、到崗履約4373人;從2016年開始,連續10年實施村醫訂單定向培養項目,已招錄2861人,畢業後直接到村衛生室執業。2023年、2024年畢業的訂單定向生全部到崗履約。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才能力素質。建立“線上全員普訓﹢線下骨幹強訓”的培訓模式,對全省5.54萬名鄉村醫療衛生人員分專業、分層次、係統化開展遠程培訓。支持1.78萬名村醫、臨床骨幹、全科骨幹分批次到省內20個培訓基地開展實踐技能強化訓練。2024年,全省鄉村醫生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占比達40.01%,比上年度增長10.79%。

  加強村醫待遇保障力度。積極整合各類政策資金,明確村醫收入構成,將60%以上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量交由村醫承擔,考核後發放相應補助經費。實行預付工資製度,保證每名村醫每月至少拿到1000元的基本工資。全省在崗村醫養老保險應繳盡繳,離崗村醫養老補助應發盡發。

著力拓展路徑

  構建全民健康信息“一張網”。以更新完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曆等平台數據庫為“硬”支撐,以整合醫療臨床、公共衛生等多方信息為“軟”實力,全麵實現數據采集、匯聚、治理、共享和分析“一體化”的應用管理。全省共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2377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共享調閱數達189萬次以上。

  推進居民電子健康“一碼通”。切實發揮電子健康卡在打通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等方麵的紐帶作用,積極推進基層雲HIS、雙向轉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電子健康卡、“健康甘肅”App、電子病曆等六大衛生健康信息係統與醫保係統對接,實現普惠全體居民的電子健康卡“一碼通行”“多碼合一”,提升便民惠民服務效率。

  提升群眾就醫體驗“一條鏈”。全麵打造省級檢查檢驗結果數據共享交換雲平台,在全省範圍內推動檢驗、超聲、放射影像等100項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優化檢查檢驗結果推送流程,有效提升患者就醫感受度。

  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信息“一鍵錄”。以為基層減負為突破口,將基層雲HIS、綜合管理平台、健康檔案、婦幼健康、免疫規劃、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11類係統整合為基層衛生管理平台,實現統一登錄界麵、統一身份認證、數據隻錄一次,各類業務數據實時交換、即時共享、業務協同開展。